地址:德州经济开发区长河大道1515号东方夏威夷综合楼19楼
电话:0534-2566799
传真:0534-2582578
手机:13705347757
联系人:王先生
QQ:717513915
邮箱:sddzwtg@163.com
夏津县办事处
联系人:周勇
电话:18266138117
地址:夏津县华夏建材城
乐陵市办事处
联系人:卞志明
电话:13792231888
地址:乐陵市枣城北大街东侧帝都花园沿街321-9号
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,如今高楼大厦比比皆是,购物中心、居民楼、写字楼、地铁……在大多数生活场景下,电梯都已经成为标配。不过,随着电梯行业的不断发展,市场已经趋于饱和,新梯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,寻找新的蓝海成为电梯企业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。
行业竞争仍将持续
对于普通市民而言,电梯基本上覆盖了他们的大多数生活场景,但人们对于电梯的关注鲜有提升。实际上,在这一市场,早期国外品牌独大,如今国产品牌也发展起来,市场竞争变得愈发激烈。中商产业研究院的《2017年中国电梯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》显示,目前我国电梯市场主要被美国(奥的斯)、欧洲(蒂森克虏伯、迅达、通力),日本(日立、三菱、富士达、东芝)等外资品牌占据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,民族品牌约占国内30%的市场份额。2016 年底,我国电梯保有量达到493.69万台。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梯市场。
不过,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,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变化,电梯市场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。日立电梯(中国)有限公司副总裁、日立楼宇技术(广州)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宇辉表示,电梯行业有别于其他的传统制造业,是个不断蜕变的行业,其他的传统制造业可能会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被取代,但电梯是随着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改变的。“与此同时,电梯这个产品是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的,是一个周而复始的传统制造业。有的楼建筑可能超过一百年了,里面的电梯却是在不断更新的。为了适应这个社会或者这个时代,电梯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。”此外,贾宇辉表示,电梯行业与传统制造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电梯是关乎人身安全的,里面涉及很多关于安全的前沿的理念和技术。
贾宇辉说:“日立电梯也在不断适应行业的发展变化,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电梯业的大国,不断的自我更新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。”他表示,日立电梯追求的目标是实现人的无意识移动,即人在移动的过程中,电梯会给是一个提供更高效更顺畅连接的交通工具,而人可能对此是无察觉的,“无意识的人性化服务,应该也是这个行业的发展目标”。
面对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,贾宇辉认为,电梯行业在2018年的竞争会进一步加剧。“因为电梯行业一直以来增长势头都比较良好,很多电梯企业在前几年都做了增产的投入。但随着这几年电梯需求量的增速放缓,供大家参与的市场份额也随之缩减。”此外,他表示,原材料价格的增长也给制造业增加了压力。
加装改造成新蓝海
面对竞争激烈的新梯市场,寻找新的蓝海已经成为电梯企业普遍面对的问题。对于这一点,日立电梯(中国)有限公司工程总部总经理徐俊杰认为,(旧楼)加装、(旧梯)改造应该是未来数年内电梯行业的新蓝海。
目前,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,很多省市都在鼓励旧楼加装电梯。2017年以来,全国各地陆续出台旧楼加装电梯工作相关政策法规。例如,2017年6月,山东省济南市政府出台《济南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办法(试行)》,同年9月,江苏省南京市出台《南京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实施办法》。在今年的广州市“两会”上,旧楼加装电梯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。
徐俊杰表示,以前的老楼,9层以下是没有配备电梯的,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年人口的增加,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细分市场。“首先这是一个民生问题,最近各地的政府都在积极推广加装电梯,我们作为电梯企业也有责任积极投身到这块工作,比如开展社区活动,向居民介绍和讲解加装电梯的方法。另外,这个市场和传统新梯市场不同,,我们直接面对终端用户,就是小业主或业委会。我们需要在旧楼加装的开发、设计、销售、生产、安装、维保调整资源。电梯加装现在还是比较蓝海的市场,很多企业都很关注,但是真正进入的还比较少。要在红海里找到蓝海,就要实现多方面转型。”
在暨南大学教职工宿舍区,中国商报记者看到了部分已经加装了日立电梯的旧楼,该小区是广州最早进行旧楼加装改造的小区。据日立电梯改造工程师介绍,即使是在同一个小区,根据楼房具体条件、业主需要的不同,加装方案也不尽相同。由于楼体建造时就没有考虑电梯配置问题,加装时多采取外挂的形式,且要求与原建筑整体风格融合。
“其实我们出具体加装方案还有施工等等都是比较快的,推行过程中主要面临的问题就是业主沟通问题。虽然法律层面上要求的是三分之二业主同意就可以加装,但实际推行过程中最好还是要百分百同意。”他表示,在和业主沟通的过程中,主要是依靠业主代表、居委会等方面进行协调,作为企业,他们也会帮助详细解释加装方案。作为业主代表之一的李教授说:“当初我们单元进行沟通的时候就有一些问题,大家的需求都不太一样,尤其是低楼层的和高楼层的住户对于电梯的需求程度就不同。最后还是大家各退一步,互相体谅,才一致同意加装。”他表示,他们小区老年住户比较多,加装电梯以后生活方便了不少,确实解决了不少问题。
徐俊杰表示,目前旧楼加装电梯的政府审批比较多,而且全国各地的政策也是各不相同,作为企业,日立电梯希望能和政府一起积极投入到市场中,形成一条龙服务,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便利和选择。
除了旧楼加装电梯,徐俊杰认为,旧梯改造也会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。“实际上,旧楼加装电梯的市场的潜力是有限的,因为可以加装的旧楼数量是有限的,但旧梯改造则是一个巨大的蓝海,因为电梯作为机械设备是有使用年限的。”他表示,以日立电梯为例,日立电梯(中国)于1995年在广州成立,迄今已经有一些产品使用了15-20年,未来这一数字还会增加。“电梯改造是需要获得电梯原生产厂家的许可的,在新梯市场饱和后,旧梯改造市场还有着很大的潜力。”
瞄准电梯后市场
尽管加装改造是电梯行业的蓝海,对于制造业而言,售后服务也是重要的一环,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升级,目前不少制造业的企业都在从单纯的销售转向服务业。对此,贾宇辉表示,作为电梯行业,从制造业或者从新梯销售逐渐转向服务业,是电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。但是在中国,目前新梯的销售量还是占主导的位置,中国市场占了世界差不多60%至70%的新梯的产销,而中国的城镇化建设还在不断继续,尽管增速在下降,但是新梯数量还是在增长的。
“对普通老百姓而言,大多数可能知道自己使用的电梯的品牌,却不知是哪个单位进行维保。目前中国的电梯维保价格很低,大概是日本或者香港的十分之一。这样的价格差,我们现在已经很难在别的服务行业里发现了。目前中国原厂维保的比例大概只占整个电梯维保市场的30%到40%。”贾宇辉表示,电梯行业什么时候能够从制造向服务转型,取决于两个方面,一个是从房地产发展的趋势来看,新梯市场的发展趋势还能持续多少年。第二,取决于大家对电梯保养的了解和需求是否有提升。
目前,中国的电梯维保市场比较混乱,根据《2017年中国电梯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》,截至2015年底,持有电梯整机制造许可证企业增长至696家,持有电梯安装维修许可证企业达到10326家。贾宇辉表示,很多小型维保公司为了抢占市场,提出非常低廉的价格。“这么低的价格,那不是维保而是以修代保,当你发生问题了我去修,真正维保的意义是我们避免它出现问题,而不是当它出现问题再去解决。”他表示,电梯生产厂家是有很多的技术或者理念在自身产品上,包括软件和硬件的更新,厂家能够提供持续的服务,这些是第三方维保公司做不到的。
对于维保行业,徐俊杰表示,“现在电梯行业的维保人员正在不断减少,从业人员工资低、人均保养台数多是普遍存在的现象。2018年国内使用的电梯数量可能会达到600万台,而目前行业内企业的月保养台数大概在30至50台,按照600万台的数字计算,可以除算出我们的从业人员应该有多少,缺口有多大。对于电梯而言,7分保养,3分制造,如果没有正常的有计划的保养,而是选择等电梯坏了再去修,乘梯体验肯定是不好的。”由于行业维保人员缺口大,日立率先对其出厂的电梯产品标配无线遥监,通过物联网技术让事后保养转向事前保养,即预防性保养。“如果客户选择原厂保养,我们是配送遥监服务的,通过它可以大大降低设备对人维保人员的依赖,而且可以把电梯的运行状况,通过大数据实现可视化,让业主方、物业公司了解他的电梯使用情况,什么时候需要保养,什么时候需要更换零配件,都有依有据。”徐俊杰表示,现在日立在中国有25万台电梯是原厂保养,其中15万台是通过无线远程监控进行监测。而目前很多电梯企业都在远程遥监这部分加大投入,“去年南京市也率先开展按需保养试点,让电梯厂家通过遥监技术承担起售后服务的责任,我相信电梯后市场还是很大的。”